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產業"已成為社會熱詞。"十三五"時期我國養老產業會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普遍生育二孩政策實施后,依然要加強養老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養老產業前景廣闊。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將迎來非常長的一段黃金時期。
01 中國人口老齡化
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最近3年,60歲以上人口占比每年增加0.6%,65歲以上人口占比每年增加0.9%。緊接著2023年,嬰兒潮階段出生的人將陸續退休,開始養老生活。此后3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與日俱增,社會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問題1:撫養比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但由于中國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雖然在一定階段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其必要性),嚴重干擾了人口的自然演替,形成了畸形的人口結構,帶來的最大挑戰就是未富先老,且老年撫養比畸高。
而老齡化壓力減弱的過程持續時間也不短。1991年高峰期末期出生的人口將在2071~2075年之間退出(屆時人均壽命將達80歲以上)。此后隨著人口基數的下降,老齡化的壓力才將趨于平緩。
問題2:失能老人
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失能老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達到2900萬,而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將達到1.18億。這部分老年群體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同時也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關鍵所在。
超過1億農村老人面臨的問題更大,不僅子女多在外打工身邊無人照顧,自身的經濟能力也難以支撐養老的負擔。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未來三十年,中國面臨的所有挑戰中,人口老齡化將是最嚴峻的、最大的。
02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產業發展機遇
2020年中國GDP突破100萬億,據平安證券測算,中國養老行業收入占GDP的比重是7%,比美國的22%和歐洲的29%低很多。如果略微提高到8%,就意味著到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可達8萬億元。如果能達到這個數據,那中國養老產業大有可為。
接近14億人口的中國,老人占比不少。目前,男性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退休年齡為50歲或55歲。平均壽命80歲,基本上養老有30多年的時間。對比一下,養老時間是培育青年時間的兩倍多。
以人口老齡化非常嚴重的上海為例,2018年上海企業退休職工的平均養老金是每個月3700元左右,部分老人的退休金達到7000-1萬塊左右。老人通常有一些儲蓄作保障,假設把每個月的養老金作為流量來支付養老費用。養老金有多少,意味著養老方面可以支付多少。從這個角度來算,上海就有很大的養老群體。養老市場供不應求,注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政府過去是做低端的保障性養老,中高端很少,養老的床位不足以接納人口龐大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中國光失能失智老人就有80萬,可以想象養老行業里有多少機遇。
03 國內現狀和解決方法
從 2011 年到 2015 年,全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由 1.78 億增加到 2.21 億,老年人 口的比重由 13.3%增至 16%。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 增長速度和增長質量讓我國較其他國家提前進入了 老齡化社會。
面對日漸緊迫的養老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罕見16次提及“養老”,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推動我國養老產業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養老行業是關切夕陽的朝陽產業,至少30年,甚至到50年,這個是中國養老產業發展非常非常長的一段黃金時期。養老產業的市場潛力很大,在進入一個爆發式增長的前期;以資本市場來說,已經到了布局養老領域的時候了。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