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為了兒子,廣州81歲老人當義工!這群老人太勵志
時間:
2018-12-20
每天中午時分,
越秀區(qū)六榕街長者飯?zhí)脙?nèi)
總傳出一串串歡聲笑語
400多名長者輪番在此享受午飯時光
這一切的背后
不僅凝聚著社工們的辛勤付出
更離不開義工們的愛心幫扶
?
六榕街道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qū),至今探索和組建了送餐義工隊和手工義工隊,鼓勵退休長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發(fā)揮余熱,共建、共享和諧融洽的社區(qū)生活,而這也是一種被稱為“以老幫老”的義工模式。

67歲的黃湛泉和81歲的湯秀瓊是長者義工中的佼佼者,前者是送餐義工隊的“全勤”隊員,6年來為9600人次長者送餐,志愿服務(wù)時間逾2000小時;
后者是手工義工隊的最年長成員,制作的衍紙花畫是社區(qū)義賣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為無數(shù)困難家庭送去暖意和關(guān)懷。
六年送餐不間斷“全勤”義工已服務(wù)9600人次
“我身體很硬朗,上樓梯的速度比年輕社工還快,只要有余力都會幫助,自己也樂得哈哈笑。”每周一至周五中午時分,67歲的黃湛泉就像腳底抹了油一般,穿梭于六榕街長者飯?zhí)煤筒簧俳值览蠘牵?span style="color:#a52a2a;">給預約了送餐服務(wù)的獨居、孤寡或雙老長者,及時送上熱騰騰的飯菜。

這樣的志愿活動,泉叔已默默堅持了6年,至今已為9600人次長者送餐,志愿服務(wù)時間逾2000小時。
讓人驚訝的是,6年以來,泉叔從沒有請假,有時還頂替其他長者義工的任務(wù),每天送餐5至8份,耗時半小時到2小時不等。“晴天還好說,我騎車去最遠的地方不過十幾分鐘,
下雨會難辦一點,我就一手撐傘,一手拿用保溫瓶裝好的飯菜,走不到半小時就能到達。”泉叔說。

除了送餐,泉叔還是一位“全能型”義工。泉叔告訴記者,對送餐有需求的長者大多行動不便,交友圈狹窄,他便利用送餐或騰出其他時間,和長者拉家常,幫忙搞衛(wèi)生、疊被子、收拾雜物等。
與此同時,泉叔的熱心腸也被街坊們看在眼里,不少長者把泉叔當作家人,放心地交托鑰匙,一有家庭聚會就邀請他參與。
“受人所托,無論是要蹬上9樓還是11樓,我都要做到每天準時送餐,這樣不僅能讓老人家吃好,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異樣。”
泉叔說,有一次,一位獨居老伯深夜上洗手間時摔倒在地無法動彈,幸好他次日上門送餐,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送院治療,讓老伯脫離生命危險。
“加班加點”做手工創(chuàng)新衍紙花畫受歡迎
“我心態(tài)非常年輕,就喜歡和年輕人待在一起。”每逢周五下午,81歲的湯秀瓊習慣早早來到六榕街長者飯?zhí)米鍪止ぃ粭l條大小不一的紙條在她手中變成了一份份精美的立體衍紙花作品。

對于湯姨而言,做手工不僅是交友的過程,也是為了給生病在家的兒子加油打氣,并將這份積極樂觀的情緒傳染給其他有困難的人和家庭。
5年前,湯姨來到六榕長者綜合服務(wù)中心,參與衍紙花手工興趣課程,之后將所學“反哺”社區(qū),加入義工手工隊,根據(jù)不同主題創(chuàng)作寓意不同的作品,為公益義賣籌款或用作節(jié)日慰問禮物。
“每當重陽節(jié)或新春佳節(jié),手工作品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就迎來最忙的時候,經(jīng)常心甘情愿地‘加班加點’。”湯姨笑言,為了提供足夠多的手工作品用作慰問禮物,她和隊員們都會把材料帶回家中,挑起一盞燈,在晚上繼續(xù)“奮戰(zhàn)”。
最近,湯姨的手工義工隊還創(chuàng)新了衍紙花的表現(xiàn)形式,開發(fā)出一些層次感強、藝術(shù)性高的3D立體作品,如立體金豬、金雞等等。這些作品都將被放在六榕街長者飯?zhí)玫墓媸慷嗌鲜圪u,所得款項會悉數(shù)捐給社區(qū)困難家庭。
“經(jīng)常是義賣一開始,我們的手工作品就很快賣斷,看到作品這么受歡迎,心里當然是非常高興。”湯姨說,做手工后人不僅變得心靈手巧,還感受到精神上的富足感,收獲了友情和無數(shù)張笑臉。
經(jīng)驗:長者互助模式緩解老齡化社區(qū)困惑
六榕街道是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qū),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約有2.17萬人,占總?cè)丝?2.4%。同時,街道內(nèi)很多老樓沒有電梯,“出行難”“買菜做飯難”“交友難”等問題影響著長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幸福指數(shù)。

因此,六榕街長者飯?zhí)糜?012年應(yīng)運而生,面向社區(qū)內(nèi)老人提供每周一至周五的愛心午餐,目前已基本覆蓋東風片區(qū)共9600多名長者,每天接待400多名長者用餐,初步解決“吃飯難”問題。
但針對“出行難”等問題,六榕長者綜合服務(wù)中心逐步探索出一種“以老幫老”的新義工模式:鼓勵熱心公益的退休長者做義工,為腿腳不靈的長者送餐,或制作手工禮物為獨居長者送去精神慰藉,以互幫互助的形式,共享、共建和諧友愛社區(qū)。
六榕街東風社工站主任黃建輝介紹,自2012年起,社區(qū)逐步組建手工義工隊和“餐急送”義工隊。目前手工義工隊有10人,平均年齡約65歲,負責手工制作絲網(wǎng)花、衍紙花等作品,用于公益義賣籌款或節(jié)日慰問禮物;而“餐急送”義工隊固定有6人,平均年齡60歲左右,為20多位出行不便長者提供送餐服務(wù)。
不過,長者義工隊也遇到一些發(fā)展難題。黃建輝說,例如送餐義工隊盡管有“每送餐5頓,免費吃一頓”的激勵方式,但固定人手從最初的12人已銳減至如今的6人,人員招收率遠低于流失率,因此后續(xù)需加大宣傳力度,希望更多熱心公益的人士能加入進來。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碧君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chuàng)作者看到,歡迎聯(lián)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xù)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2.4億中國老人的健康老齡化目標任重道遠
下一篇:歲末年尾,別讓養(yǎng)老錢、看病錢落入騙子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