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促進養老服務平衡充分高質量發展,廣州這么做
時間:
2019-03-12
近年來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
和各區、各職能部門大力支持下
廣州民政多措并舉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廣州市9064社會養老服務圖示(養老服務處供圖)
努力構建
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
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
“906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
養老服務格局基本形成
廣州先后被確定為
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
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和醫養結合
試點城市
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廣州這樣做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頂層設計,全力推動養老服務工作。
市委、市政府連續9年將養老服務列入十件民生實事,將養老服務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市委全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與全市中心工作一同部署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2018年下半年以來10余次對養老服務工作作出指示批示,要求不斷拓展長者飯堂覆蓋面,提升長者飯堂的質量,推進“家政+養老”融合試點,提升廣州養老服務的精準性,完善“9064”養老服務體系,不僅解決好吃飯問題,還要解決好老年人其他急需解決的問題,并明確指示要求國規、財政等部門加大對養老服務工作的調研和支持。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召集人的市社會保障(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聯席會議,統籌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市政府分管領導每2個月召開一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現場會,多次到長者飯堂、養老機構督察暗訪,推動養老服務工作開展。
各區黨委政府和市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劃和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市場監管、醫療保障、消防等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動養老服務改革發展。
出臺《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50余份政策文件,形成養老服務供給政策、養老服務保障政策、養老服務評估政策、養老服務監管政策等頂層引領的養老服務綜合改革政策體系,強化政策制度保障。
(二)增加有效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持續推動養老機構建設。
一是增加供給總量,讓老年人“有得住”。目前我市共有養老機構189間,床位6.5萬張,每千名老人床位數達到40張。率先建立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以及向民辦養老機構購買床位制度,目前我市已運營公辦養老機構沒有輪候超過3個月的特殊困難老年人。
二是優化規劃布局,讓老年人“住得近”。編制《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2013-2020年)》,選址地塊53處,用地面積144.42公頃,打通利用既有房屋舉辦養老機構消防、規劃等障礙,城市更新、新建小區按照4.5床/千人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目前我市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片區,較好地滿足了老年人在中心城區就近養老的愿望。
三是提升服務質量,讓老年人“住得好”。首批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占全省三分之一。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90%,其中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52家,護理型床位占比50%。
(三)堅持居家優先,減輕機構壓力,全面拓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一是開展“3+X”試點,滿足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統籌推進中央財政支持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和我市“3+X”創新試點,全市長者飯堂達到1011個,覆蓋全市街道(鎮)、社區(村),融入醫療護理、健康宣教、營養指導等服務,使長者飯堂成為老年人健康養老、休閑社交的共同家園,助餐配餐服務知曉率達到95.4%。受理120多個機構(個人)申請設立護理站,確定56個試點單位,以護理站為切入口推進社區醫養結合。
二是完善服務網絡,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統籌整合日間托老中心、老年人活動站點等場地設施和資源,搭建“區綜合體-街鎮綜合體-村居活動站點”3級實體服務平臺,全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開展規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管理專項治理工作,規范星光老年之家、日間托老機構管理,完善服務功能。
三是強化兜底保障,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建立完善獨居、空巢、失能等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為8類老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為全市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險,資助5類困難家庭開展無障礙設施改造,資助9.8萬戶本市常住的失能、獨居、高齡老年人使用“平安通”。
(四)全面放開市場,強化保障支撐,助推養老服務改革發展。
一是全面放開市場。全市70%的養老床位、85.5%的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89%的長者飯堂由社會力量提供,涌現出美好家園、谷豐養老等一批立足廣州、輻射全國的品牌養老服務機構。成功舉辦中國國際老齡產業博覽會、廣州博覽會老年健康產業展,簽署穗法養老服務合作備忘錄,設立香港獨資、中法、中日合資合作養老機構各1間,社會力量已成為我市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
二是強化消費支撐。建立全市統一的照顧需求等級評定制度,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服務方案,精準匹配供需。遴選確定63家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服務機構,累計為5780人提供長期護理服務待遇,符合規定的長期護理費用基金支付率為79.4%。
三是加強人才保障。采取學費減免、免費培訓、技能晉升培訓補貼、就業補貼、艱苦崗位補貼等措施,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2018年首年享受就業、崗位補貼1000余人,發放補貼金額1000余萬元。取消資格證書前持證養老護理員達到70%以上,2018年23名養老護理員入戶廣州。四是強化科技引領。上線運營市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信息平臺,開發為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拓展平安通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智能服務,在169個街鎮、942個長者飯堂運行助餐配餐服務平臺和APP,以信息化手段鏈接服務需求和供給。
2019年廣州養老工作打算這樣干
(一)完善服務供給體系,不斷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一是優化養老機構設施布局。編制《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修編(2018-2025)》,優化養老機構設施布局,盤活閑置物業和公有房產,增加中心城區養老設施場地用地。
二是加強養老機構建設管理。著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持續提升護理型床位比重,支持養老機構延伸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動各區公辦養老機構盡快全部投入使用,建立完善公辦養老機構分類收費和正常調整機制。落實經營性與公益性養老機構同等補貼政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和運營公辦養老機構,支持養老機構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
三是深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制定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政策,扶持專業化、品牌化、連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推動將政府舉辦的養老設施交由專業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企業運營。統籌規劃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完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功能,大力拓展日間照料服務。
四是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推動社會力量成為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力量,積極申報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大力發展養老護理產業以及康復輔具研發、生產和租賃產業,推進養老服務業轉型升級。
(二)強化服務支撐體系,促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政策支撐。加快《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條例》立法,制定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等政策文件。
二是強化消費支撐。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行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商業保險,提高照護保障水平。協調優化醫保、長護險政策,適當提高支付標準,強化對醫養結合、家庭病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支持。強化家庭及其成員在養老服務中的主體責任,夯實家庭養老功能。
三是強化人才支撐。健全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拓展與重點高校在養老護理學科設置、人才培養等合作,加強對接貴州畢節等地區的人力人才資源,暢通醫療護理等養老服務人才晉升通道,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
四是強化科技支撐。完善市居家養老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功能,拓展平安通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智能服務,建設市為老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各部門涉老信息分類分級互聯共享,促進服務供需無縫對接。
(三)健全養老服務創新機制,打造廣州養老服務品牌。
深入推進養老服務“3+X”改革創新,不僅解決好吃飯問題,還要解決好老年人其它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提升助餐配餐服務。完善“市中心城區10-15分鐘、外圍城區20-25分鐘”服務網絡,融入醫療護理、健康宣教、營養指導、康復訓練等服務,推動將重度殘疾人納入服務范圍,盡快實現全覆蓋。
二是深入推進醫養結合。鼓勵支持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實現簽約服務全覆蓋。推進護理站試點,推動家庭病床建設,推行醫院、養老院雙向轉診、“雙向離院”。籌建廣州老年醫院,推動市老年病康復醫院盡快運營。
三是推動家政養老融合。制定“家政+養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創新推進“家政+養老”融合發展,推動家政養老服務全覆蓋。
四是推進跨境養老合作。推進穗法跨境養老服務試點,推動穗港澳養老服務合作發展,鼓勵和支持境內外企業在廣州設立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專業護理服務機構。
(四)加強事中事后綜合監管,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一是深化專項行動。按照適應需要、質量優先、價格合理、多元供給的思路,加快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強化安全監管,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
二是精準對接供需。完善老年人照顧需求評估機制,根據照顧需求等級評估結果為老年人制訂個性化服務方案,提供精準養老服務。
三是完善標準體系。構建養老服務標準化體系和質量評價體系,完善安全、服務、管理、設施等標準,建立從居家、社區到機構的分級照護服務體系,打造養老服務“廣州標準”。
四是加強評估監管。建立健全養老機構分類管理和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實行評估結果報告和社會公示。加強養老服務行業自律和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防詐騙】詐騙團伙精心設下陷阱,目標專指老年人
下一篇:南沙“時間銀行”已運行5年,服務老人可兌換“養老錢”